3.缺乏匹配的热处理技术及装备
金属增材制造构件的后续热处理不受重视,基础研究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关键部件能否从根本上得到改性取决于热处理工艺和设备。国内企业一直是重冷轻热,传统工艺对热处理的研究不够透彻,更不用说为添加剂制造部件设计专门的热处理系统了。我国增材制造企业急需开展组织能调控增材制造系统和设备标准化建设工作,尤其是后续热等静压、开模锻造等致密化处理和后续热处理工艺,从根本上解决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机械性能问题,而且达到了锻件水平,“高温耐久性能达到锻件要求,而达不到铸件要求”的尴尬局面。
4.尚未形成全面的行业标准
自从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于2002年发布钛合金标准“退火Ti-6Al-4V钛合金激光沉积产品”以来,相继颁布了数十项与增材制造有关的标准。该标准几乎涵盖了粉体、3D打印机工艺和后处理等整个增材生产全产业链。而在我国,对于材料加工过程中,构件组织形态的表征、控制和鉴定的依据与标准,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但往往只有从尺寸精度、致密度、力学性能等宏观因素来检验打印效果,而对微观组织进行验证的标准还不够完善。此外,增材制造构件需进行后续热处理以提高整体性能,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而目前针对增材制造构件的所有热处理制度都仍然采用传统的铸件或锻件标准,根本不能完全采用传统的铸件或锻件标准,这使这项技术在大规模推广应用上受到限制,并未体现出该技术的产品、技术和市场优势。
5.创新平台协同发展较弱
五年前,美国政府还组织100多家科研机构、科研机构建立了“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另一方面,国内增材制造业创新平台尚未建立。大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奔东西,产业链过于集中在中游(3D打印机设备研发)。R&D主体单打独斗未能形成合力,不利于添加剂制造产业链的整体发展。迫切需要整合R&D-生产-应用产业链资源,实现一体化规模发展。
6.专业人才匮乏
当前,国内高校、职工技术学院等没有材料制造和相关学科的增材制造,仅开设科普兴趣课或实习课。人才匮乏,科研力量薄弱。人才结构不合理,综合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增材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增材制造业领域人才总量不足,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少,学历和技术职称水平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